Categories
20210808

fish

吃魚油有副作用嗎?

對於多數人來說,每天口服 3 克或更少Omega-3,都是安全的。但當您食用超過3克的高劑量魚油時,將會存在一些安全問題:

  1. 每天使用超過 3 克Omega-3可能會使凝血時間延長。
  2. 使用降低免疫系統活性的藥物者 (例如器官移植患者) ,只有在醫療監督下,才能使用高劑量的魚油。
  3. 高劑量魚油會引起的副作用包括打飽嗝、口臭、胃灼熱、噁心、稀便,皮疹和流鼻血。將魚油補充劑隨餐使用可以減少這些副作用。
  4. 因魚油也有降血糖的功效,當糖尿病的患者有在使用降血糖的藥物時,同時想使用高劑量的魚油時,需要詢問醫師使用,否則將可能會造成低血糖。
  5. 魚油有降低血壓作用,但高血壓的患者且目前在使用降血壓藥物治療的人,需要詢問醫師使用,避免造成低血壓的狀況。
  6. 雖然魚油已經過精製,照理說不含有蛋白質,但曾對魚類或海鮮過敏的人請小心使用。
Categories
20210808

eat

食用木薯要预防中毒 昨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发出健康提醒,新鲜木薯毒性大切不可生吃

  食用木薯一定要注意去除毒素 记者叶祯 摄

  木薯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物之一,如今正是木薯丰收的季节,南宁不少菜市都有销售。众所周知,木薯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中毒。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所提供的信息称,日前,横县某村村民采集木薯后食用,因加工不当导致3人中毒发病,其中1名儿童不幸中毒身亡。

  昨日,自治区疾控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市民发出健康提示,在木薯产区应广泛宣传木薯的毒性和去毒办法。

  ●为什么吃木薯会中毒?

  木薯中主要含有氰苷亚麻苦苷,人和动物采食未去毒的木薯根块和木薯叶,其所含亚麻苦苷经胃酸水解产生游离氢氰酸,氢氰酸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与细胞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组织细胞氧利用障碍,造成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而引起中毒。木薯根、茎、叶均有毒,以新鲜根块毒性大,人食用150~300克新鲜木薯即可引起中毒死亡。

  简单来说,木薯含有氰苷有毒物质,生吃木薯150~350克便可导致死亡,未经去毒处理,煮熟了吃也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木薯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木薯中毒潜伏期为2~12小时,一般多为6~9小时。主要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等。严重者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发生木薯中毒如何处理?

  立即停止食用有毒木薯,并马上催吐,减少毒物吸收。一旦发现食用木薯后出现上述中毒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抢救,并告知医生病人食用木薯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解毒治疗。

  ●怎样预防木薯中毒?

  在木薯产区应广泛宣传木薯的毒性和去毒办法,使人人掌握并教育儿童绝对不能生吃木薯。

  木薯去毒方法:木薯所含氰苷90%存在于内皮,食用前先剥掉内皮后水煮浸泡3~5天,换水蒸煮2次(煮时将锅盖打开,使氢氰酸蒸发),煮后弃汤食用。煮木薯的汤和泡木薯的水有大量氢氰酸,应该倒掉,切不可饮用,也不应倒在池沼内。幼儿及老弱孕妇不宜用木薯作食物。(记者叶祯 实习生陈琳 吕书旺  原文编辑:陈亮)

Categories
20210808

fat9

20世纪初,北极探险家斯蒂芬森(Vilhjalmur Stefansson)曾连续五年内只吃肉食,这意味着他的饮食由约80%的脂肪和20%的蛋白质组成。二十年后的1928年,他在纽约市贝尔维尤医院再做了一次为期一年的只吃肉食的实验。

斯蒂芬森想反驳那些认为如果人类只吃肉就无法生存的人。但不幸的是,无论是在北极还是纽约,当他只吃瘦肉,不要脂肪,他很快就生了病。借此,他提出了“蛋白质中毒”这一病症,绰号为“兔子饥饿症”。

不过,当他降低蛋白质摄入量并且增加了脂肪的摄入后,症状也就消失了。事实上,他从北极回到纽约,恢复美国典型的高蛋白饮食生活时,就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恶化,因此他选择了继续其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饮食习惯,直至他83岁逝世。

Categories
20210808

fat8

分享:  https://apis.google.com/u/0/se/0/_/+1/fastbutton?usegapi=1&size=medium&annotation=none&hl=zh-TW&origin=https%3A%2F%2Fb3110349.pixnet.net&url=https%3A%2F%2Fb3110349.pixnet.net%2Fblog%2Fpost%2F22812887-%25E6%2580%258E%25E5%2590%2583%25E6%2589%258D%25E8%2583%25BD%25E8%25AE%2593omega-3%2526omega-6%25E8%2584%2582%25E8%2582%25AA%25E9%2585%25B8%25E5%25B9%25B3%25E8%25A1%25A1&gsrc=3p&ic=1&jsh=m%3B%2F_%2Fscs%2Fapps-static%2F_%2Fjs%2Fk%3Doz.gapi.en_GB.JaVN4Ulv26Y.O%2Fam%3DAQ%2Fd%3D1%2Frs%3DAGLTcCOke3Mw7a7CVyKqkS2rT-kS_HG4yw%2Fm%3D__features__#_methods=onPlusOne%2C_ready%2C_close%2C_open%2C_resizeMe%2C_renderstart%2Concircled%2Cdrefresh%2Cerefresh&id=I0_1635508027584&_gfid=I0_1635508027584&parent=https%3A%2F%2Fb3110349.pixnet.net&pfname=&rpctoken=10041559 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like.php?href=http%3A%2F%2Fb3110349.pixnet.net%2Fblog%2Fpost%2F22812887&layout=button_count&show_faces=false&width=90&action=like&font=arial&colorscheme=light&height=21

omega-6脂肪家族中的花生四烯酸(AA)具有兩面性。毫無疑問,它對大腦功能的正常運行起著重要作用,但如果在體內含量過高,則會使炎症惡化。花生四烯酸可以直接從肉類和奶製品中攝取,也可間接從亞油酸或GLA中攝取。醫學界推薦後者,這是因為亞油酸或GLA在產生花生四烯酸的同時,可以產生一種緩解炎症的抗炎物質。

換句話說,最好通過食用種子或種子油來使身體自身合成花生四烯酸,而不是通過食用大量的肉和奶製品獲取。

富含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食物

我們已經知道,含omega-3脂肪酸最多的種子是亞麻子,此外大麻子和南瓜子中的含量也很豐富。儘管人體可以將亞麻酸轉化成EPA和DHA,但魚類,尤其是深海冷水魚,仍是攝取EPA和DHA的最好、最直接的來源。這就是常食魚的日本人體內的omega-3脂肪酸含量是美國人體內平均含量的3倍的原因。那些食用很多種子的素食主義者體內的omega-3脂肪酸含量也是美國人的兩倍。

含有omega-6脂肪酸最多的種子是大麻子、南瓜子、葵花子、紅花子、芝麻以及玉米粒。核桃、大豆和麥芽中也富含omega-6脂肪酸。

這樣,你便知道應該吃什麼以攝入合適的必需脂肪酸了吧?總而言之,不外乎三種攝取途徑:食用種子和魚類;食用種子油(它含有必需脂肪酸,但無法提供種子中含有的其他營養物質如礦物質等);或者是補充精煉魚油和種子油,如亞麻油、月見草油。

種子和魚類

如果你想通過食用種子來補充omega脂肪酸,那麼取1份芝麻、1份葵花子、1份南瓜子,加上3份亞麻子,混合放入密封的罐子裡。將罐子放入冰箱,避光,避熱,不要直接暴露於空氣中。每天早晨取1勺子粒,研磨成粉,混入早餐中食用,這便可保證你每日攝取足量的必需脂肪酸。此外,最好每週至少食用兩次100克以上的含omega脂肪酸豐富的魚類。

種子油

如果你想通過食用種子油來攝取omega脂肪酸,最好的方法是食用omega-3和omega-6比例為1:1的種子油。冷壓加工的、冷藏存放的有機油是你的最佳選擇。你每天需要攝入1湯匙油,可以單獨食用,也可拌入沙拉及其他食物中共同食用,但要注意千萬不要加熱。大麻子油是僅次於這種油的最佳選擇,它含有19%的α-亞麻酸(omega-3)、57%的亞油酸和2%的GLA(omega-6)。

直接補充必需脂肪酸

很多人需要直接補充必需脂肪酸,而不是從食物中攝取。

要補充omega-6脂肪酸,你最好補充琉璃苣油或是月見草油。琉璃苣油可以為你提供更多的GLA,普通人一般每日需要攝入至少100克GLA。

要補充omega-3脂肪酸,魚油是你的首選物質。普通人每天至少需要200克EPA和200克DHA或者400克二者的混合物。

所以,要補充omega脂肪酸,或者每天食用一粒GLA膠囊和一粒富含EPA和DHA的魚油膠囊,或者食用包含EPA、DHA和GLA三種成分的營養膠囊,每天兩粒。https://googleads.g.doubleclick.net/pagead/ads?client=ca-pub-6865528665029394&output=html&h=280&slotname=desktop_article_center1&adk=4233778805&adf=3134570923&pi=t.ma~as.desktop_article_cen_&w=336&lmt=1635508028&psa=0&format=336×280&url=https%3A%2F%2Fb3110349.pixnet.net%2Fblog%2Fpost%2F22812887&flash=0&wgl=1&adsid=ChAI8LfuiwYQ87n-le7HkcoWEjkANHDGIKPSLqoo1XqgkJ-y6mdt96T98Du9yxYWPO5_An4JcY5sdPbv_ps7p7G2E6xAMSVTELQ42yY&uach=WyJXaW5kb3dzIiwiMTAuMC4wIiwieDg2IiwiIiwiOTQuMC45OTIuNTAiLFtdLG51bGwsbnVsbCwiNjQiXQ..&dt=1635508027391&bpp=12&bdt=5381&idt=748&shv=r20211026&mjsv=m202110250101&ptt=9&saldr=aa&abxe=1&cookie=ID%3Dd83921fbd70bad8e%3AT%3D1635508025%3AS%3DALNI_Mbz0sD6HCG8LCom3-9XJPnG_2tm2Q&correlator=3465213958449&frm=20&pv=2&ga_vid=1045201540.1635508025&ga_sid=1635508027&ga_hid=1401715709&ga_fc=1&ga_cid=324508141.1635508025&u_tz=-240&u_his=4&u_h=709&u_w=1260&u_ah=676&u_aw=1260&u_cd=24&adx=274&ady=1677&biw=1244&bih=605&scr_x=0&scr_y=0&eid=21065725&oid=2&pvsid=2576495706147466&pem=661&wsm=3&ref=https%3A%2F%2Fwww.google.com%2F&eae=0&fc=896&brdim=0%2C0%2C0%2C0%2C1260%2C0%2C1260%2C676%2C1260%2C605&vis=1&rsz=%7C%7CoEebr%7C&abl=CS&pfx=0&fu=0&bc=31&jar=2021-10-14-03&ifi=3&uci=a!3&btvi=1&fsb=1&xpc=ijt1PHAHXV&p=https%3A//b3110349.pixnet.net&dtd=802

適量的必需脂肪酸能夠改善大腦功能,維持人體健康。如果上文中必需脂肪酸問卷的許多症狀都出現在你身上,那麼你應該每日加倍攝取必需脂肪酸,直到那些症狀減輕並消失。

綜述本章,我們向讀者介紹了必需脂肪酸對大腦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攝取足夠的必需脂肪酸,下面是幾條指導原則:

食用種子和堅果 含有必需脂肪酸最豐富的種子是亞麻子、大麻子、南瓜子、葵花子和芝麻。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先將這些種子研磨成粉狀,然後混合到麵包、湯和沙拉中一起食用。

食用深海冷水肉食性魚類 每週食用兩2~3次鮭魚、鯖魚、鯡魚、金槍魚會為你提供足夠的omega-3脂肪酸。

食用冷壓加工的種子油 拌沙拉或其他蔬菜食用,不可加熱。

不吃或儘量少吃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少攝入肉類和蛋類中的飽和脂肪酸。

Categories
20210808

salmon

三文鱼哪些人不能吃
1、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最重要的是尽量避免与引起过敏的物质接触,所以从根本上杜绝,不吃便是最好的选择,吃了不但营养得不到吸收,反而是免疫系统的负担,会造成人身体免疫系统的紊乱,通常反应在身体上,三文鱼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通常就是某些人过敏体质的来源,所以盲目的食用对身体的只有坏处。
2、痛风患者
通风属于嘌呤紊乱代谢性疾病,痛风患者不能食用富含能分解成尿酸的蛋白质的食物,三文鱼属于高蛋白,高嘌呤的物质。所以不建议痛风的人食用三文鱼,有增加病情的危险。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危险元素,应当少盐少油,而三文鱼生活深海,含有大量的盐,三文鱼中的钠含量较高,约为三文鱼自身的20%。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宜过量食用。可以少吃,但吃的次数应该尽量减少。
4、孕妇不能食生的三文鱼
三文鱼体内含有因异尖线虫等寄生虫,被传染引发剧烈腹痛和过敏反应。而它本身有属于生冷食物,处理不当更容易滋生出其他的细菌。所以,如果特别想吃三文鱼,应当选用新鲜的食材,煮熟,配合好辅材,健康安全才是第一位。

三文鱼一次能吃多少
三文鱼可以吃500克。三文鱼的热量按100克可食部分计,每100克三文鱼含有139大卡的热量(即581千焦)。每100克三文鱼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6%。每100克三文鱼的脂肪含量仅仅7.80克,是典型的健康食物,低热低脂食物。按正常的量食用三文鱼一般是不会造成肥胖问题的。
三文鱼等鱼类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寄生虫以及致病细菌。
重金属污染由鱼类生长的水质决定,而生物毒素由水体中的一些藻类和真菌产生。它们由鱼的来源决定,后续加工处理的影响不大,生吃熟吃也就没有多大差别。所以,避免这两方面的风险,只能通过鱼的正规来源来保证。
三文鱼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异尖线虫。如果一次吃下去的量比较大,会产生急性食物中毒;即使吃得少,也可能导致人体今后对线虫过敏。 10    评论 分享举报收起变啦
2019-01-29 · 感觉胖了,用变啦关注都比蔬菜瓜果热量大、脂肪含量多,吃多了发胖的可能性也大。所以,还是要有节度,荤素搭配,加强锻炼,才会防止变胖。过多的吃三文鱼也是不正确的。
100克左右的三文鱼热量约为一碗米饭的3/4,一般食用不会增加太多热量摄入,如果本身基础代谢高或者再练肌肉的人群,一般食用三文鱼的量可适量增加,一次可以食用150克左右。

Categories
20210808

fat6

1)花生 5500:1

2)巴旦木果仁(美国大杏仁)2010.8:1

3)巴西果仁 1150:1

4)葵花籽 311.5:1

5)松子 300:1

6)腰果 125.5:1

7)南瓜子 113.8:1

8)芝麻仁 96:1

9)榛子 90:1

10)开心果 52:1

11)碧根果 20.9:1

12)核桃 4.2:1

许多人认为食物Omega 6与 Omega 3的理想比例是2:1,没有一种坚果是理想的。亚麻籽是反过来的,1:4,但不是传统意义的坚果。

最坏的是花生,最好的是核桃。

Categories
20210808

fat5

什么是生酮饮食,生酮饮食吃什么?

瘦龙健康

瘦龙健康​关注他可能包含争议观点768 人赞同了该文章

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提过生酮饮食法,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它,后台太多的人问什么是生酮饮食,我觉得还是好好写一篇文章,详细都介绍一下这个饮食法。

生酮饮食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低碳饮食法,和其他都低碳饮食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高脂肪,没错,就是高脂肪,国外很多人通过这样的饮食法,减肥,改善健康,逆转糖尿病治疗癌症,癫痫,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等等。

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一个生酮饮食的初学者指南,我希望自己能尽量写得全面一点,以后可能会在各方面慢慢充实,希望你们认真看完文章,再来问我问题,谢谢。

什么是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法(Ketogenic Diet,keto)是一个超低碳,高脂肪饮食法,和阿特金斯减肥法,和其他低碳减肥不太一样的是,它的脂肪摄入比例非常高,对碳水的摄入量严格控制,适量的蛋白质。

生酮饮食的主要原理是:用脂肪来替换碳水化合物,身体消耗完葡萄糖后,慢慢开始燃烧脂肪,给自己身体供能,身体慢慢进入生酮状态,最终,让身体进入一个高速燃脂的状态。

当身体进入生酮状态后,产生的酮体可以给身体供能,也可以给大脑供能,你精力更好,状态更加,注意力更加集中,大脑运转能力全面升级。

生酮饮食还能很快的降低血糖,稳定血糖,身体通过产酮,还有非常多的其他健康益处。

生酮饮食有哪些方式

其实,生酮饮食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找出合适自己的饮食方式。

标准的生酮饮食,低碳水,适量蛋白质,高脂肪饮食,脂肪超过70%,20%的蛋白质,10%以下的碳水化合物(甚至5%)。

周期性生酮饮食法,类似碳水循环,国外很多健身爱好者,就用这样的饮食方式,比如说,一周之内,5天严格控制碳水,其他两天,摄入一定量的碳水。

针对性的生酮饮食,也是高强度力量训练爱好者的需求,平时都限制碳水,只在高强度的训练前后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高蛋白生酮饮食法,就是适量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脂肪稍微少一点,比如说,60的脂肪,35%的蛋白质,5%的碳水化合物,对于有增肌需求的人来说,可能比较合适。

总之,生酮是低碳饮食的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一定要严格限制的,至于蛋白质的量多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调整,大块头健身爱好者,可以增加一些蛋白质,或者可以在训练日摄入适量的碳水。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标准的生酮饮食,其他的请看之前的文章哦,比如说这篇→打破平台期利器,增肌减脂专用大法,『碳水循环法』

生酮饮食减肥效果怎么样?

我相信,大部分人了解生酮,都是因为减肥,它一度被认为是最快的减肥方法,在国外,因为低碳饮食普及时间较长了,现在生酮饮食也是非常流行的,上过ins的都知道,上面太多生酮的践行者了。

生酮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很多减肥者,你可以吃得很爽,肉,脂肪,这些可以做非常多的美味食品,对于碳水上瘾的患者来说,生酮饮食是一个不错的减肥方法,但是,也有暴碳水的风险。

论减肥效果,不控制卡路里的生酮饮食,和控制卡路里的传统『低脂饮食』相比,生酮能甩低脂饮食好几条街,好太多太多,国外做了很多研究,基本上都是生酮饮食全胜,我之前也给大家分享过很多,减肥到底是要少吃米面糖,还是要少油少盐?

(低碳和低脂对于减肥和心脏病的影响对比)

其实不只是减肥效果,其他健康水平的提升也好很多,其中一个研究发现,生酮饮食的减肥效果是传统低脂饮食的2.2倍,其他的健康水平,好的胆固醇,三酸甘油酯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

还有人把传统的糖尿病协会推荐食谱,和生酮饮食对比,生酮饮食比糖尿病协会的推荐饮食,减肥效果好三倍之多。

因为生酮饮食的特点,严格控制碳水的摄入量,大量的脂肪,身体开始燃烧脂肪,有了这些条件,减肥效果会远超其他的减肥方法。

还有,燃烧脂肪后,身体产生的酮体,能给身体供能,身体适应脂肪后,患者会感受到更多的其他好处,生酮饮食还能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生酮饮食和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谢型疾病,因为长期摄入太多的碳水化合物,产生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

最近和大家分享过很多这方面的信息,虽然,权威不认可生酮饮食,但是国外越来越多的机构,利用生酮饮食来治疗糖尿病,有关生酮饮食和糖尿病的研究,也有很多,我给大家分享几个。

有一个研究发现,生酮饮食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高达75%以上。

还有研究发现,生酮饮食后,21个2型糖尿病的病患中,有7个可以不用再服用胰岛素等药物了。

还有研究发现,95.2%的人在生酮饮食后,减少或者停止了糖尿病的药物,而低升糖指数饮食(吃粗粮全麦等碳水)那组只有65%,可以说,生酮可能比低升糖指数饮食效果更好。

相关阅读:美国这个诊所,逆转了很多糖尿病,免费还不用药。

爸,你听我的,我能治好你的糖尿病。

移民国外后,偶然发现一个快速瘦身,治愈糖尿病的方法。

警告:下面会有一张老鼠图,害怕老鼠的尽快拖过即可。

生酮饮食的其他健康益处

除了减肥,逆转糖尿病,生酮饮食还有其他很多健康益处,比如说, 生酮饮食一开始,是用来治疗儿童癫痫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除此之外,生酮饮食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

生酮饮食治疗心脏病,生酮饮食可以燃烧脂肪,提高HDL水平,降低血压,血糖等等,研究发现,生酮饮食对心脏病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生酮饮食治疗癌症,生酮饮食让身体里利用酮体供能,当身体的葡萄糖耗尽,癌细胞可能就无法生存,因为癌细胞需要吃葡萄糖,国外有很多人尝试,用生酮饮食来饿死癌细胞,阻止肿瘤生长。饿死癌细胞,治好癌症,还能吃饱,这老外神了,很多动物的实验,都发现生酮饮食效果很好。

(生酮饮食后肿瘤变小)

生酮饮食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生酮饮食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减慢病情恶化的速度。

生酮饮食治疗癫痫:生酮一开始出道,就是用来治疗儿童癫痫症状的,研究发现,生酮饮食能大大降低癫痫儿童发病次数。

生酮饮食治疗帕森斯症:生酮饮食可以改善帕森斯症。

生酮饮食治疗多囊卵巢:低碳能缓解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这个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主因。

生酮饮食治疗脑损伤:有研究发现,生酮饮食可以在脑部受伤后,缓解脑震荡,帮助脑部恢复。

生酮饮食治疗粉刺,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胰岛素水平降低可能缓解痘痘。相关阅读→这么吃4天后,脸上痘痘全失,她是怎么做到的?

生酮怎么吃?

很多人都爱问,低碳怎么吃,生酮怎么吃?更牛的是,有些人直接留言,你赶紧出一个食谱嘛,我照着吃不就行了,说那么多没用的干嘛,我只想告诉你,给你食谱你也做不到,我也说了无数遍了,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不太一样。

今天我就告诉你,生酮应该怎么吃,首先,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都是要拒绝的。

生酮不能吃什么?

含糖食物:含糖饮料,果汁,甜品,蛋糕,冰淇淋,糖果等。

淀粉类主食:小麦,大米,面食,等其他谷物。

水果:几乎所有含糖高的水果,除了蓝莓等一小部分水果。

豆类或豆类:豌豆,芸豆,扁豆,鹰嘴豆等。

根蔬菜和块茎:土豆,红薯,山药,莲菜,胡萝卜等

低脂肪加工食品:这些低脂类高度加工的食品,通常碳水化合物很高。

一些含糖的调味品或调味汁。

不健康的脂肪:限制您摄入的精炼的植物油,反式脂肪。

酒精:大部分酒精含有碳水化合物,许多酒精饮料,会使您离开生酮状态。

生酮饮食能吃什么?

肉类:鸡肉等家禽肉,猪肉等红肉,鱼肉,牛排,培根。

高脂肪鱼:如三文鱼,鳟鱼,金枪鱼和鲭鱼。

鸡蛋:最好是野生饲养,富含欧米茄3的全蛋。

黄油和奶油:尽可能寻找草饲的黄油。

奶酪:未加工的奶酪(干酪,奶油等)。

坚果和种子:杏仁,核桃,亚麻籽,南瓜籽等

健康油:主要是特级初榨橄榄油,椰子油和鳄梨油,动物油。

牛油果:或者牛油果油,牛油果酱。

低碳类素蔬菜:大多数绿色蔬菜,地上长的其他蔬菜,比如说,适量的西红柿,辣椒,黄瓜等。

调味品:您可以使用盐,胡椒和各种健康的香草和香料,无糖类酱料。

甜味剂:一般甜味剂都不推荐,公认最好的甜味剂就是甜菊糖stevia,健康有效,想吃甜食就加入这个即可,也可以加入咖啡中,瘦龙微店有售。

生酮能吃什么零食?

不含糖的牛肉干,和小干鱼

肥鱼,肉

适量坚果

牛油果

芹菜条沾牛油果酱

适量高纯度黑巧克力

自制无糖全脂酸奶

蓝莓树莓等莓类

吃个水煮鸡蛋

一些芝士奶酪

自制脂肪脂肪炸弹

生酮饮食,基本上不吃任何加工类食品,因为所有加工食品都有可能放糖,一定要吃新鲜的,真正的食物。

生酮饮食一日三餐怎么吃?

后台无数人问我要食谱,一般情况下,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是不想回答的,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给你食谱没有意义,一个人从高碳饮食到严格的低碳生酮饮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你不可能一下子做到,除非你身患重疾,不得不改变。

既然这么多人都要求,我就给你们一个菜单,能不能做到,就交给你了哦。

早餐:鸡蛋,培根,各种青菜,蘑菇,橄榄油,蓝莓,部分坚果,防弹咖啡,或者不吃。

午餐:橄榄油牛油果蔬菜沙拉,鲜虾蔬菜沙拉,坚果蔬菜沙拉,水煮菜,自己炒菜。

晚餐:家禽肉,鱼肉,红肉,各种蔬菜,椰子油橄榄油炒菜,水煮菜。

不能吃任何主食,根茎类,淀粉类食物,所有这些菜肴,最好加入足够都脂肪,橄榄油,椰子油,草饲黄油,或者牛油果油,坚果油,动物油等,如果你其他食物吃得少,直接摄入这些脂肪也可以,但是,可能有点难以下咽。

在国内,如果有条件自己做饭,又想吃得很美,最好就自制火锅,水煮菜,或者自己炒菜,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油炸,稍微炒一下,然后水煮就可以,一定要多放一些好的油。

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没有条件,经常外食,还是有一些挑战性的,不过只要你用心去做,也可以做到,最好随身带一些好的食用油,外面的植物油居多。

从高碳到生酮,你可能要经历什么?

彻底改变饮食结构,我们要经历很多很多,谁都不是一天就可以做到的。

一般人会因为社交需求,家人反对,个人心理,内心不确定,彷徨,犹豫等心态,在尝试低碳一段时间后,很快就放弃了,可能一段时间后又会再次尝试,大部分人只是把低碳作为一个短期减肥方法,而不是一种饮食结构。

一般人会经历几个过程,一开始了解低碳有效果,然后一拍脑袋决定尝试,效果还不错,但是身体出现不适,然后就害怕,放弃,恢复饮食,又变胖,再次尝试低碳,如此反复。

从尝试低碳,到认可低碳,最后把低碳饮食作为自己内心一辈子的饮食方式,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一路上,我们需要内心笃定,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慢慢你才可能发自内心的去认可它,因为,所有你内心不认可的行为,都只是昙花一现。

同时,最重要的是,最好有一个过来人的带领,因为你碰到的问题,他基本上都经历过。

生酮状态和酮中毒有什么区别?

生酮一直被很多人误解,之所以被很多人误解,就是因为酮中毒这三个字,很多人被吓得不敢轻易尝试,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是分不清楚的,据我了解,当年,低碳鼻祖阿特金斯老爷子为了避开这个话题,一般都不敢提这个字眼。

英文中的正常生酮状态(ketosis),和酮中毒(ketoacidsis)也是非常相似的,国外也有很多人混淆。

正常人践行生酮饮食,会进入一种很健康的营养性生酮状态(nutritional ketosis),而酮酸中毒(ketoacidsis),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理状态,一般发生在一型糖尿病人或者其他病人身上,因为身体胰岛素机能破坏,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或者二型糖尿病人不正常用药,等等其他病理情况下才会有,非常罕见。

一般人的营养性生酮状态,离酮酸中毒还远的很呢,酮酸中毒的血酮浓度要超过20mmol/L,一般健康人就算十几天不进食,也就10mml/L,离酮酸中毒还很远,如果你身体健康,你想达到酮酸中毒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想饿死自己,但是生酮饮食能吃饱,可以摄入很多食物,还有一定的蛋白质。

试想一下,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地球上几百万年了,也就在一万年前,才开始由采集转为农耕(虽然赫拉利说农耕是个骗局,但是农耕后让更多的人生存了下来),人类学会农耕后,人类才开始慢慢的摄入少量的碳水化合物。

在祖先还不会种植小麦大米之前,基本上都处于生酮状态,经常吃肉,还有少量的水果,就算有水果,也是非常酸的那种,糖分很少,碰到食物匮乏的冬天,有时候肚子一饿就是十几天,非常正常。

我们的祖先在地球上生酮了几百万年,也就是这几千年才开始脱离生酮状态,你竟然说酮有毒,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有么有一点常识,如果我们的身体不适合生酮,人类早就灭绝了

所以,只要你是一个健康的人,你完全可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有关这个问题,我以后还会专门写文章说明。

生酮饮食的其他问题

以后可以恢复饮食吗?

这个问题问得最多,我想恢复饮食怎么办?其实等你进入生酮了,你感受到了低碳的好处,你可能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只是你现在觉得生酮饮食那么难受,担心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坚持这样。

当然,你也可以吃碳水,没有问题,我的建议是,你达到你的体重目标之后,还是尽量少吃精炼碳水,不要大量吃,不要每天都吃,特别想吃的时候,一周吃一两次问题不大,一定要有运动量,来消耗你摄入的碳水。

有没有必要吃碳水?

我的建议,看个人需求,前期你可以间歇性摄入一些碳水,适应之后,如果你自己享受这个生酮的状态,就没有必要摄入了。

我会掉肌肉吗?

如果你吃得少,可能掉肌肉,如果你坚持力量训练,吃够,不仅仅不会掉肌肉,反而会增加肌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就可以,注意,不是大量摄入蛋白质。

需要吃多少蛋白质?

如果你要彻底生酮,蛋白质不要太多,适量就可以,尽量不要超过30%,蛋白质也会对胰岛素有影响,会影响生酮状态。

(健身牛人justin,不吃碳水)

我能增肌吗?

当然可以,我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很多,国外很多肌肉男都是生酮饮食践行者,我也是,哈哈,虽然我不是大肌肉男,但是我是那种看着很瘦,脱衣有肉的肌肉筋人,低碳增肌的文章,在十一左右写出来哦。

相关阅读→

不吃主食就无力?虾扯蛋| 国外这个健身狂人,竟然不吃碳水..

国外这些健身狂人都不吃主食,怎么做的?

前期无力,等各种不适应该怎么办?

所有从高碳饮食切换到低碳的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除非你一点一点减少,身体慢慢适应,可能不会感觉明显,如果你瞬间从高碳水到低碳饮食,这个不适感会很明显。

我的建议是,坚持,不要在意,一般会很快就过去,所有的不是,一般十天半个月就消失了,一旦你进入燃脂的状态,全面产酮之后,这种不适会缓解很多,多摄入一些椰子油,或者中链脂肪酸(MCT)会帮助你产酮,这个不适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喝防弹咖啡也可以。

口气,身体有异味?

前期会有这样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很快就会消失,可以吃一些口香糖,或者口气清新剂。

关键的瘦龙说

虽然已经写了很多了,但是肯定还不够全面,我真希望一篇文章能把这个方法写清楚,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本书可能都不够,以后慢慢给大家普及吧。

生酮饮食对于很多减肥者来说,单论效果,肯定是不错的,但是,期间要经历的很多考验,只要自己去尝试了才真正清楚。

从高碳到低碳容易,从低碳到生酮,可能需要多一点点信仰,或者是对健康的极致追求,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尽量保持低碳就可以了。

我减肥不是通过生酮减下来的,我只是普通的低碳,而现在在践行生酮,我非常了解这个过程自己需要经历什么,生酮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很多年轻,无法控制自己食欲的减肥者,只是一味的对自己狠,却忘记了自己需要什么,这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本身没有信仰,只是想要快速瘦身,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践行生酮饮食之前,好好思考一下,你是为了什么?你有哪些顾虑?碰到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Categories
20210808

fat3

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有什么严重后果?

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有什么严重后果?

瘦龙健康

瘦龙健康​关注他可能包含争议观点17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本文首发自瘦龙的博客: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有什么严重后果?

======================

油是中式烹饪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油烹饪的国家之一。

根据《周礼·天官·疱人》的记载,古代的大户人家,春天牛油煎小羊,夏天狗油煎野鸡,秋天猪油煎小牛,冬天羊油煎鲜鱼。

不说了,都饿了,不过你发现没,早期的人们,是吃动物油的。

植物油,其实在西汉就出现来,但是当时根本没人吃,都用它当灯油照明,涂在斗笠上防雨,或守城的时候点上火往城下倒

《三国志·魏志》里曾记载,大将满宠用百斤胡麻油,烧退吴国十万大军的事件。

可是,近100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人类吃了几百万年的动物油,竟然被带上了不健康的标签,处处遭人嫌弃。

而植物油却被打上“健康”的标签,渗入到食品供应的所有角落和缝隙,我们去超市看一看,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

现在营养学如此抵制动物油,用植物油代替,真的科学吗?我们真的变得健康了吗?

事实上,与现今国内营养学界的观点相反,国外的最新研究证实,这些逆袭的植物油,并不是想象中的“健康天使”,而可能是“致命魔鬼”!

说一下,植物油一些历史

人类自古食用动物脂肪,其历史长达数百万年,并且由此得以进化,可以说,动物油是人类的“缔造者和守护神”。

而我们食用加工植物油始于19世纪初,大量食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

算下来,也就短短的40多年,植物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霸占了厨房,几乎取代了所有动物脂肪。

据下图,从70年代开始,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植物油消费,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黄线代表亚洲)

统计显示,到2015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已经达到3295万吨,排名世界第一,大幅超过排名第二的欧盟2591万吨,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所有植物油中,国人尤以大豆油和菜籽油的消费最高,其次是棕榈油,花生油▼

其实,这个情况从超市里植物油的摆放就能清晰预见,一排排大豆油和菜籽油总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当然植物油的“逆袭”离不开生产技术的革新,以及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反对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脂肪假说”——要降低心脏病,就要避免动物脂肪,选择植物油。

有趣的是,在20世纪初,动物黄油的消费量为每人18磅,植物油几乎不存在癌症和心脏病很罕见

(20世纪初,人们植物油的摄入量基本是0)

今天,动物黄油消费直线下降,每人每年徘徊在4磅左右,而植物油消费量飙升,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比例疯狂上升

可是如果我现在直接说,『美味又廉价的植物油,要为现代疾病负责』,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食用油种类那么多,为啥单单植物油有问题?

实际上,植物油的成分,一开始就决定了它,绝不是健康的选择。

植物油的一些健康真相

所有的脂肪都含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只是每种成分的比例不同。

植物油不属于优质脂肪,就在于:Omega-6脂肪酸含量太高,容易引起体内炎症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心脏病、肝病、抑郁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和癌症都与它有关。

(图片来自:X生酮实验室)

Omega-6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缩写PUFA),和Omega-3一样,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都不是人体能够自造的,因此我们必须从饮食中摄取。

这两者的比例非常重要,omega-3越多越好,omega-6越少越好。

说明一下,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

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是由一个双键组合在一起的,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由多个双键组成的。

这样的结构使多不饱和脂肪酸很不稳定,再经过高温制取,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这些也是它造成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

(以饱和脂肪为主的椰子油在25℃以下呈现稳定的固态,而植物油总是呈现液态)

接下来我们说生产方式,油脂的制取一般有两种方法:压榨和浸出,这两种方法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油脂采用的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其质量和安全性截然不同

压榨法:压榨法是传统的制油方法,原料经过预处理后,用机械将油料中的油脂挤出,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麻油古法制作之击麻油)

压榨法又分为冷榨热榨,冷榨出油率比热榨低,营养成分也保持的更好,比如冷榨橄榄油。如果说原材料不够好,压榨后,一般还会进行精炼处理,经历六道工序:脱水、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辣。比如说精炼橄榄油,经过高温处理,烟点变得更高,但质量远不初榨浸出法:浸出法是自上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引入中国的,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或丙烷、丁烷、异己烷)将油脂原料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

经过“六脱”工艺,植物油从毛油(四级油)成为超精炼油(一级油)。一级油并不意味着更健康,它只是外观更好看,稳定性更高,保质期更长

我相信,你也肯定明白,传统的压榨法比浸出法更健康,一级的食用油精炼程度更高,相对更安全,但保留的营养物质更少。

如果你要选择植物油,从安全性考虑,还是一级、压榨会好一点。▼

事实上,由于浸出法出油率高、成本低的商业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国油脂工业普遍采用的方法。

所以,你在超市看到的,很多都是精炼植物油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种清亮透彻、廉价美味的植物油,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身体健康有非常多的危害。

前面只是让大家对植物油的成分、制取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会举例具体说明。

植物油有哪些危害?

→高温制造过程,产生不健康成分

以玉米油和大豆油为例,如今大多是用“六号轻汽油”(主要成分为正己烷)萃取的。

前后经过高温烹调(平均120℃)和超高温(240℃~270℃)脱臭等精炼处理;

添加合成抗氧化剂(BHA、BHT或TBHQ),然后装到透明塑料桶里,以“健康食用油”的形式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在高温加工过程中,植物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产生氧化、氢化或聚合反应。

当温度超过70℃时,Omega-3脂肪酸就开始氧化变质;

到150℃时,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

氢化油在160℃左右时开始产生,在200℃时大量形成,到220℃以上呈指数增长。

在未经处理的大豆油中,亚麻酸(是一种Omega-3脂肪酸)的含量可以达到8.5%,但在经过部分氢化后,亚麻酸会下降到3%以下。

→高温,氢化产生反式脂肪

除此之外,部分氢化后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人工反式脂肪进入人体后会沉积在肝脏、心脏和血管等组织里,并使之钙化,破坏细胞膜功能,产生代谢障碍,干扰酶、免疫、生殖和心血管等系统。

2018年5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要开始全面停用反式脂肪,相关阅读→比地沟油还恐怖,吃了100多年,害死的无数人,终于要全面封杀了…..

而我们则继续对人工反式脂肪酸“开绿灯”(只要求食品厂家标注含量,但并不限制使用)

大部分国人,尚不知氢化油为何物,许多同胞正在重蹈美国的覆辙。

依然津津有味的吃着沙拉酱,搅拌着咖啡伴侣,购买丹麦曲奇,在面包上涂上植物黄油。

除了氧化变质,产生反式脂肪,其实高温处理后,植物油中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几乎损失殆尽

许多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却在高温、高压过程中生成,其性质与橡胶或塑料类似

这样加工包装的植物油通常只是提供热量,有可能夹杂着轻汽油、添加剂、氢化油、聚合物、苯系物以及塑化剂残留等有害化学品

你说它们到底是食用油还是工业用油?

→植物油容易发生霉变

此外,玉米油、大豆油和花生油等容易发生霉变,产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烈的致肝癌毒素

这些植物油,还含有谷类或豆类中的天然毒素或反营养物质,如凝集素植酸等,可能会干扰人体的吸收、代谢过程,甚至扰乱自身免疫系统。

所以,这些精加工的植物油,其实是名副其实的“魔鬼和瘟神”,慎重选择食用油至关重要,否则,你很有可能要为健康买单↓

植物油,还增加死亡风险

在开始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植物油,而不是动物油?

大部分人觉得植物油比动物油健康,是因为相信一个假说:

吃植物油会降低胆固醇,从而降低动脉硬化、心脏病、脑卒中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我们很多人都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它人命关天,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

但是,这些年,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理论是虚假的。

国外有数不清的研究发现,植物油不仅不会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还会增加死亡率。

根据保罗·雅米内博士和S.亚米内博士在perfect health diet 一书中提供的资料,实验发现:

如果恒河猴摄入的脂肪热量中有40%来源于花生油,16个月后所有的恒河猴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三分之一患心脏病

另一项实验发现,人类食用玉米油的死亡率,比食用动物油时竟高出364%

2016年,英国医学杂志报道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在饮食中增加亚油酸(是一种Omega-6脂肪酸),和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的病人,死于心脏病和其他所有疾病的风险更高。

尽管他们血清中的LDL和总胆固醇都下降了

substituting dietary linoleic acid in place of saturated fats increased the rates of death from all caus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而洛杉矶退伍军人膳食研究发现,食用植物油(玉米油)的实验组癌症死亡率,是食用动物油(牛油)的对照组的近2倍

前者食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后者的4倍胆固醇则是后者的一半

除此之外,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实验显示,大豆油可以造成小鼠肝损伤(可能由于黄曲霉毒素超标);

当把肠外营养中的大豆油换成鱼油后,肠道畸形儿童的死亡率或肝移植比率从37%大幅度下降到9%。

→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死亡率提高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给大家讲过一个故事,有人扒出了之前的一些研究数据,发现了一些从未公布的真相。相关阅读→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死得早?| 这两个研究一出,美国医生慌了…..

2013年,Ramsden博士的专家组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研究分析,他们发现,利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后。

总死亡率对比:植物油组(亚油酸)17.6%,对照组11.8%
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植物油组17.2%,对照组11%
冠心病(CHD)发病率:植物油组16.3%,对照组10.1%

  • All cause: 17.6% in the linoleic group versus 11.8% in the control group, HR 1.62, CI 1.00-2.64)
  • CV disease: 17.2% versus 11%, HR 1.70, CI 1.03-2.80
  • CHD: 16.3% versus 10.1%, HR 1.74, CI 1.04-2.92

也就是说,增加植物油的摄入量,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死亡率大大提升了,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发病率大大提高了

研究者说:我们的膳食指南,建议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需要重新考虑一下啦。

Conclusions Substituting LA in place of SFA increased all-cause, CVD and CHD mortality. Advice to increase LA or unspecified PUFAs merits reconsideration.

植物油增加体内炎症的风险,我们现在的人,吃太多的omega-6脂肪酸,太少的omega-3脂肪酸,炎症被发现和很多疾病有关系,包括心脏病。

最后,我用这张图,来描述植物油的健康危害▲

关键的瘦龙说

我不否定人类一直在进步,但是,你也不能否认老祖宗的东西全是糟粕。

我们中国人在先秦时期一直吃动物脂肪,近30多年来才开始吃植物油。

放弃让人类延续至今的动物油,这种改变极有可能只是顺应了工业的发展,而不是因为健康的需要。

但是,由于油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太过重要,煎烹炸炒样样离不开,它的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38%的人一年要吃3-5桶的5升植物油,34%的人要吃6-8桶,21%的人一年要吃8桶以上,只有7%的人一年吃1-2桶。

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人一年要吃6桶以上的植物油,这还不算外卖,加工食品,蘸料。

与此同时,百年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始终在缓慢上升,从每10万人中不到150人上升至月200人。

这一比例甚至超越了癌症,成为当之无愧的疾病之王

心血管疾病从高冷的医学名词变成了大众流行语,还有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痴呆、抑郁症离我们越来越近。

确实,工业革命让社会一直在进步,技术的改进让植物油出油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价钱越来越低廉,但是,它也带来越来越多的现代疾病。

可是我们也知道,改变现状很难,这也就意味着,还有很多人要沉浸在虚假信息中,提着一桶桶自以为健康的精炼植物油回家…

这让我想到我们对肥胖的认识,很长一段时间内肥胖都被认为是一种道德问题,而非医学问题。

经过了科学漫长的研究,我们才知道,肥胖有着超越个人意志的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跟大众倾向认为的完全不一样。

可能每个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慢慢的,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有影响力的人,站出来斩钉截铁的说:别再吃精炼植物油了!

但是,在这之前,你可以率先扔掉塑料大桶里的精炼植物油,吃健康优质的动物脂肪,去主动影响更多的人。

最后,文章说的植物油,不包括,橄榄油(单不饱和脂肪酸高)和椰子油(饱和脂肪高)和棕榈油。

在选择食用油方面,我觉得特级初榨橄榄油、冷榨椰子油是最好的,当然,还有我们的猪油等动物油。

这些油脂分别以单不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为主,更稳定,更适合中式烹饪,不容易氧化和产生有害物质。

中国人太喜欢高温炒菜,油炸了,长期使用那些不健康的植物油,真的可能要命啊。

Categories
20210808

FAT2

详解脂肪酸大家族 ω-3、ω-6、ω-7、ω-9

详解脂肪酸大家族 ω-3、ω-6、ω-7、ω-9

Clara

Clara自然医学/公益发起人/文艺战士/美食达人​关注她1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在“瘦无止境”的道路上都有一个共识:脂肪=肥胖!!事实上脂肪虽有过,也有功,不要盲目地把脂肪君们全部打入冷宫,这其中就要扒一扒人体必需脂肪酸大家族Omega-3、6、7、9兄弟们!


Omega-3、6、7、9同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合成各种荷尔蒙及内生性物质必要的营养素,主要靠外来食物的补充才能让人体的生理机能得以正常运作。那么Omega-3、6、7和9如何平衡摄取呢?

Omega-3,又被写作 ω-3、Ω-3 、w-3 、n-3 ,中文称“奥米茄-3 ”、“欧美加 3 ” 、“欧米伽 3 ”,为一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由于人体自身无法产生,只能通过食物获取,因而被认为是健康必需的脂肪酸。常见于深海鱼类和某些植物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Omega-3脂肪酸的类型

ALA ALA,或α-亚麻酸,其中含有一根18个碳原子的碳链和三个顺式双键。第一个双键位于n-3位置或脂肪酸的Omega端。因此,ALA被认为是一种多不饱和n-3 (Omega-3) 脂肪酸。

EPA EPA或廿碳五烯酸,其中含有一根20个碳原子的碳链和五个顺式双键;第一个双键位于自Omega端起的第三个碳原子处。因此,EPA也被认为是一种Omega-3脂肪酸。

DHA DHA或廿二碳六稀酸,其中含有一根22个碳原子的碳链和六个顺式双键;第一个双键位于自该脂肪酸Omega端起的第三个碳原子处。因此,DHA也被认为是一种Omega-3脂肪酸。

小贴士

由于人不能自身合成EPA和DHA,但能通过食物中摄入的α-亚麻酸(α-ALA)转化而来,满足一般人的健康需要。但人体的这一转化过程与直接食用海鱼和海藻相比要慢很多,而且效率不高,EPA转化率小于5%,DHA小于1%,老年人则更低。因此,推荐直接从深海鱼类或者补充剂中,摄取EPA和DHA。

Omega-3脂肪酸的来源

ALA 主要来源于坚果和植物种子,例如大豆、核桃、亚麻籽和奇亚籽;

EPA和DHA 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特别是多脂鱼,例如沙丁鱼、凤尾鱼以及特定种类的海藻和磷虾。不吃鱼的人可选择食用富含DHA的藻油。

Omega-3脂肪酸的健康优势

Omega-3脂肪酸能够对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的现代不平衡的饮食结构予以纠正。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品有助于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及癌症,以及降低LDL或“有害”的胆固醇的含量。

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心血管疾病(Ischenic heart disease-IHD) 是西方工业国家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研究表明, IHD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脂肪的摄食种类与数量直接相关。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往往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诱发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EPA和DHA的生理功能就在于它们使人体血液中的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增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

具体如下:

  • 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
    (自2004年以来,荟萃分析13个Omega-3与心脏病死亡关系,大量数据表明,Omega-3有效降低9-35%的死亡率)
  • 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的人群每天补充3~4克EPA和DHA,两个月内就可以使甘油三酯下降30%~50%,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还批准了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治疗高甘油三酯的药物)
  • 降低血压
    (2004年的3项研究的大量数据表明,omega-3可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由此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风险。适当摄取omega-3,相当于减少酒精或钠的摄入,以及增加运动)
  • 改善心血管要素
    (Omega-3可维持血管健康,提高脂联素,降低心率)
  • 有利公众健康
    (另一项对11000余名冠心病人追踪的临床研究发现,每天服用1~2克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尤其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可达45%)

对癌症的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海产物为主食的爱斯基摩妇女因患乳腺癌而死亡的人很少。动物试验表明,EPA和DHA可以明显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并且,EPA和DHA对胃癌、膀胱癌及子宫癌等都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肿瘤的产生、生长和转移速度。肿瘤细胞通过产生过剩的PGE2来抑制体内的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能够快速增殖和转移。但DHA是PG生物合成的强烈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PGE2的产生,从而具有抗肿瘤作用。DHA 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因子TNF-2、IL-1β和IL-6 的转录,而这些细胞因子表达的提高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Chapkin等人通过实验证明,EPA和DHA对结肠癌有治疗作用。Dustin等发现DHA能抑制巨噬细胞的激活及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成泽富雄报道:鱼油中DHA和EPA均具有抑制直肠癌的作用,而DHA的抑制效果更强。

对炎症和过敏疾病的作用

研究表明,EPA和DHA具抗炎效果。对爱斯基摩人的调查发现,喘息性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以自身免疫异常为原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当地的白种人。补充鱼油(EPA, DHA),缓解关节僵硬和疼痛。研究还发现,Omega-3补充剂对抗炎症药物作用有辅助效果。

此外,DHA在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和花粉过敏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健脑明目的作用

DHA在胎儿大脑形成及心血管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可以保持神经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并保护神经细胞的健康,避免在炎症、毒素等致病因子的不断刺激下,受到“内伤”,而导致功能异常。Omega-3可以促进神经介质的传递,避免脑部化学作用的失衡。最新研究表明,DHA及其代谢产物可防止神经细胞死亡及促进受伤神经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具体如下:

  • 对阿兹海默症具有防治作用
  • 改善部分儿童的多动症状,并提高大脑功能,如思考、记忆和学习
  • 对抗垃圾食物对大脑的损害
  • 维持脑的功能,延缓脑的衰老
  • 食物中添加DHA的婴儿其视觉发育成熟要早一些
  • 避免早产和异常体重儿的发生
  • 对抑郁有缓解作用

Omega-6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健康必需的多元不饱和脂肪,人体自身无法生成,因此必须食用相应的食物来摄取Omega-6脂肪酸,如肉类、禽类和蛋类,以及大豆油、玉米油、红花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

Omega-6脂肪酸的类型

LA LA或亚麻油酸是一种不饱和Omega-6脂肪酸。从化学角度看,它是一根含有18个碳原子的碳链。第一个双键位于自脂肪酸Omega端起第六个碳原子处,这便是将其归类为Omega-6的原因所在。

AA AA或花生四烯酸是一根含有20个碳原子的碳链。其第一个双键位于自脂肪酸omega端起第六个碳原子处。

Omega-6脂肪酸的来源

LA 主要来源于大豆油、玉米油、红花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和米糠油

AA 主要来源于花生油、肉类、蛋类、乳制品

Omega-6脂肪酸的健康优势

Omega-6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一样,在发挥脑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作为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Omega-6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血压和炎症反应等许多体内生化反应的前体物质。Omega-6有助于刺激皮肤和头发的生长,维持骨骼健康,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生殖系统健康。

目前,Omega-6脂肪酸的主要用途如下,但有些仍然存有争议,仅供参考:

  • 降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 以减轻由类风湿关节炎(RA)引起的疼痛,肿胀,晨僵
  • 过敏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 乳腺癌
  • 湿疹
  • 有助于降低高血压
  • 更年期症状
  • 减少患有周期性乳腺痛人的乳房疼痛和压痛
  • 被建议作为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的辅助治疗
  • 骨质疏松
  • 经前期综合征(PMS)

小贴士

健康的饮食中Omega-6和Omega-3脂肪酸含量应处于平衡状态,比例应在2:1到4:1或更低,而过量摄入亚麻油酸可能会加重炎症,导致罹患心脏病、癌症、哮喘、关节炎和忧郁症。不仅如此,Omega-6脂肪酸补充剂与部分药物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应遵循医嘱慎重服用。

Omega-7为一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常见于深海鱼类和某些植物中。因其不饱和双键的部位始于碳链末端甲基基团的第7位,故命名 Omega-7。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Omega-7之一是棕榈油酸。

Omega-7脂肪酸的类型

棕榈油酸 棕榈油酸,含十六个碳原子及一个双键。是 Omega-7的一元顺式脂肪酸,碳数为16。可由棕榈提炼出来。

Omega-7脂肪酸的来源

棕榈油酸 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如凤尾鱼)和某些植物(澳洲坚果油,沙棘油,海藻等)中。深海鱼油中有Omega-7脂肪酸, 但其含量很低。高浓度的Omega-7需要通过特殊纯化工艺提取获得。人们也可以从一些天然植物(例如,坚果和沙棘)中获得Omega-7,沙棘和澳洲坚果提取物一般含有11%〜27%的Omega-7,但它们也含有9〜40%的棕榈酸(饱和脂肪酸)。

Omega-7脂肪酸的健康优势

Omega-3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而Omega-7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与Omega-3脂肪酸一样有抗炎效果,但Omega-7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在抗炎作用上,人体对Omega-7的敏感度比Omgea-3更高,因此效果会更好。

具体如下:

  • 能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
    (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与人体动脉壁炎症指标是成正比的。通过减少炎症,能使心脏疾病,中风,记忆丧失,皱纹,甚至阳痿的风险大大降低)
  • 对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有效
    (因为它已被证明能提高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肝脂肪的蓄积和减少炎症,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
  • 降低甘油三酯
    (减少血管中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造成的阻塞血管,从而减少严重的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和高血压等)
  • 有助于皮肤健康
  • 可降低食欲,控制体重

Omega-9 脂肪酸属于动植物脂肪中普遍存在的不饱和脂肪系。这些脂肪酸还被称为油酸或单元不饱和脂肪,因为其中的双键位于自Omega端起第九个碳原子处。常存在于芥花籽、葵花籽、橄榄油及胡桃油中。与Omega-3和Omega-6脂肪酸有所不同,omega-9脂肪酸可由人体自身产生,但从植物中摄取亦有益于健康。

Omega-9脂肪酸的类型

油酸 油酸是芥花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和其它单元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成分。其中很多种油均被用作降低食用油中有害脂肪含量的解决方案。

Omega-9脂肪酸的来源

油酸 主要来源于芥花籽油、葵花籽油和杏仁

专为食品服务行业开发的烹调油(如Omega-9芥花籽及葵花籽)中单元不饱和脂肪的含量尤其高 (>70%),可降低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芥花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和胡桃油中含有大量的Omega-9脂肪酸,对于常含有大量不健康的反式脂肪及饱和脂肪的部分氢化食用油,用这些原料制成的烹调油是更加健康、更具功能性的替代性产品。

Omega-9脂肪酸的健康优势

研究显示,Omega-9脂肪酸有助于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由于已经证明Omega-9脂肪酸能够增加HDL(“有益”)胆固醇的含量,降低LDL(“有害”)胆固醇的含量,所以其有助于消除动脉中可导致心脏病或中风的斑积累现象。

事实上,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已于最近批准了针对芥花籽油的健康认证资质 ,其中声明:“有限且并不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每天食用1½ 勺量 (19g) 的芥花籽油,可降低因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而罹患冠心病的风险。为了实现这一可能存在的益处,用芥花籽油替换相似量的饱和脂肪后,一天内所摄取的总热量并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

小贴士

2016年9月3日上午,G20开幕前夕,阿里巴巴迎来一位70后客人——高颜值、爱运动、风靡社交网络的加拿大“网红”总理贾斯汀·特鲁多。特鲁多跟杭州佬马云是老朋友了,此番做客阿里,是希望借助天猫为加拿大的中小企业寻求中国市场。除了一行前来的内阁部长们,特鲁多还带来了加拿大顶尖商团和该国四大“国宝”,包括国宴御用PURNATUR纯枫糖浆、云岭金牌橡木冰酒、黄金食用油SunCrop芥花菜籽油、Clearwater鲜活龙虾。这些产品都将通过天猫触达中国消费者。

如何平衡摄取

虽然Omega-3、Omega-6、Omega-7和Omega-9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但已有确凿证据表明,对于维持心脏的总体健康和人的一般身心健康而言,按照平衡比例摄取必需及非必需脂肪酸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美国饮食协会的研究,成年人应从膳食脂肪中摄取20-35% 的能量,同时还需避免摄入(“有害”)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重点关注Omega-3脂肪酸的摄入量。

典型的美国饮食中Omega-6脂肪酸含量往往是Omega-3脂肪酸14至25倍以上,而地中海饮食中含有的Omega-6和Omega-3脂肪酸含量分布处于一个更健康的平衡状态。有研究显示,遵循地中海式饮食的人不太容易患心脏疾病。地中海饮食中肉类含量不高(肉类的Omega-6脂肪酸较高,而草饲牛肉中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比例更好一些),并强调多食用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鱼、橄榄油、大蒜、以及适度的葡萄酒。

维持一般健康状态应保证Omega-6和Omega-3脂肪酸的平衡。Omega-6与Omega-3的比例应在2:1到4:1,而一些健康教育者主张甚至比率应更低。研究发现,Omega-6与Omega-3之间2-3:1的比例有助于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5:1比例对哮喘患者具有有益的效果,而10:1的比例则产生了负面的影响;2.5:1的比例对大肠癌患者直肠细胞增殖有降低作用,但4:1的比例却没有效果。

一般而言,日常饮食提供了大量的Omega-6脂肪酸,所以补充剂通常不是必需的。有特殊情况的人群,如患有湿疹、牛皮癣、关节炎、糖尿病、或乳房胀痛(乳腺痛)的人可能要询问他们的医生来服用Omega-6补充剂。

Categories
20210808

fat

植物油真的健康吗?长期食用植物油,6类疾病找上你……

瘦龙健康

瘦龙健康​关注他3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本文首发自瘦龙的博客:http://www.chinalowcarb.com/disease-cooking-oil/

==============================

中国人喜欢炒菜,最常见的方式,是锅里倒上一些植物油,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冒烟。

然后把配料放进去,爆香,然后把切好的菜放进去,不停翻搅,菜和热油相遇,发出“磁磁拉拉”的声音。

在高温油和各种配料的作用下,幻化出各种不同的香味来,整个楼道都是香的……

如果不高温烧油,那种浓香感就会缺失,总感觉少点什么味道。

对炒菜油的依赖,也促使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包装、大小、色泽不同的油类产品

因为,几十年来现代营养学的误导,人类开始对猪油等动物油恐惧,转而用各种植物油代替。

国人大都用着各种种子油,比如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

国人食用油消费数据①

这类油,被笼统地称为植物油,很多人会觉得它们像蔬菜一样天然,但实际上,经过现代加工之后,这类油脂已经跟植物没有太大关系了

由于加工过程的风险、经过高温,脂肪酸种类本身的不稳定性

长期用用这类油,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非常多的危害,比如我今天要聊到的6类疾病,都与它们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在正式开始之前,想说的是,为什么它们,会被很多人戏称为“工业种子油”……

这类植物油=“工业种子油”?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好好的植物油,跟“工业”2个字会产生联系,这与此类油脂的特性,以及加工方式都有着莫大关系:相关阅读→抛弃动物油,改吃植物油|营养学的大惨案

→稳定性极差,更易氧化

所有的脂肪都含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只是每种成分的比例不同。

像是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类植物油,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更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稳定性是最差的

这使得此类油更容易被氧化,特别是在暴露于光和热时,当被氧化后,它们就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会削弱细胞的抵抗力、破坏线粒体等)。

→omega-6脂肪酸含量过高

理想的油脂,omega-6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的比例在1:1到4:1之间,但是此类植物油的omega-6已经严重超标,现代人的摄入比例甚至达到了16:1。

不同油类的omega-6脂肪酸含量,图片来自dietdoctor

Omega-6有一定的致炎作用,摄入超标的时候,诱发体内炎症的风险更高。

→易产生有毒副产物

当被分解和氧化的时候,多不饱和脂肪酸还会产生有毒副产品,而其中,omega-6脂肪酸产生的毒素最可怕。

被研究最深的3种毒素是丙烯醛HNE (4-羟基壬烯醛)和毒性醛类MDA,丙烯醛也是香烟烟雾中发现的毒素,可引起肺部损害。

HNE和MDA都具有细胞毒性,甚至可以杀死细胞改变DNA

中国很多女性得肺癌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长期炒菜导致的,但是,很多人都在乎,甚至不用好的抽油烟机。

→加工过程,产生有毒物质和反式脂肪酸

传统冷榨方式的产油量太低,所以,现在大多数的种子植物油,都是经过复杂加工的精炼植物油。

图片来自Pinterest

加工过程包括加热、脱水、脱胶、脱色、除臭等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在这段程序中,可能产生氢化、氧化或聚合反应,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这个不利于心脏健康)

如此加工包装出来的植物油,可以被看做只是提供热量,夹杂着轻汽油、添加剂、氢化油、聚合物、苯系物以及塑化剂残留等有害化学品的“工业油”

也因此,你也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吃着貌似健康的植物油,还会得以下6种病症。

6类病症和你常吃的油有关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植物油消费,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黄线代表亚洲

但是,在此之前,这类油脂的消耗量并不高,我们主要是吃动物油。

我们希望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得到健康,结果却事与愿违。

更可怕的是,此类植物油已经被发现和各种疾病都有关联,比如我今天要聊的这6种:

→提高癌症风险

在动物试验中,一旦大鼠摄入20%的亚油酸(Omega-6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就开始出现肿瘤

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高温下加热植物油,可以释放出高浓度的醛,该醛与多种严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痴呆症有关

这类植物油引起癌症的主要机制之一是对心磷脂的损害,心磷脂是线粒体中的主要磷脂之一,而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源,当心磷脂受损时,会损害线粒体的代谢效率,这是癌症的标志之一。

→提高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有研究发现,常见的种子类植物油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试验小鼠被置于吃高脂饮食中,第1组吃橄榄油,第2组吃种子类植物油。

结果发现:第2组的小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而第1组却没有。

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种子类植物油,会破坏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从而最终降低胰岛素的功效。

对于经常在外面吃饭的小伙伴,一定要小心里面的植物油,可能比米面糖更可怕,现在的厨师还反复使用植物油油炸食物。

→提高心脏病的风险

因为20世纪中后期Ancel Keys的“七国研究”(后被证实造假),将饱和脂肪、胆固醇与心脏病强行联系了起来,让人们非常害怕传统所吃的动物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那个),比如牛油、猪油、黄油等。相关阅读→50年前这场糖脂大战,他惨败后,上亿人付出生命

“七国研究”,真实数据是左图,而大家看到的是被挑选出来的右图

在假数据的支持下,“健康”植物油被大量生产,人们也被教导得认为只有植物油才能换来好心脏

20世纪初,人们植物油的摄入量基本是0

结果如何,心血管疾病逐年高发,2016年,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荟萃就发现: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实际上可能比吃黄油对心脏健康更不利

这项荟萃中最大的一项研究,来自明尼苏达大学1968年至1973年之间,进行的明尼苏达州冠状动脉实验(MCE)。

该试验在6所州立精神病院,和1所州立养老院招募了9,423名患者。

结果发现:用植物油(玉米油、人造黄油等)代替饱和脂肪的那一组受试者,胆固醇的确降低了14%,但死亡率却增加了22%。相关阅读→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死得早?| 这两个研究一出,美国医生慌了…..

而来自多伦多大学2013年的研究,更是直接指出:一些声称健康的植物油(富含亚油酸,比如玉米油、人造黄油等),实际上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导致认知障碍,提高老年痴呆的风险

大多数植物油,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等,富含亚油酸,当把它们加热到150-200°C来炒菜,5分钟后就会形成具有细胞毒性的HNE (4-羟基壬烯醛)。

它是细胞的“沉默杀手”,并且会在体内积聚,可作为强大而持久的氧化应激源,不止如此,还可能负作用于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通道

大脑中的脂肪占比60%甚至更高,如果你长期摄入这类有毒的脂肪,就可能导致短期记忆障碍、注意力缺陷、认知障碍,甚至最终发展为痴呆。

→老化,衰老

衰老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与线粒体有莫大关联,主要是因为炎症增加、氧化应激和自噬减少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确会自然会老化,但是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会加速这3个过程。

如前所述,高omega-6脂肪酸会促进和加剧体内炎症,而慢性炎症会加速衰老过程。

恶性循环就此开始,慢性炎症让你的线粒体受到损伤,并且产生自由基,致使损伤加剧。

有研究发现:仅仅4周的高omega-6脂肪酸植物油的摄入,就可能带来线粒体损伤。

→让你长胖,瘦不下来

富含omega-6脂肪酸的植物油,也会诱发肥胖,不止如此,201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摄入高omega-6脂肪酸的小鼠,会导致几代小鼠体内脂肪的积累,每一代都比以前更胖

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 HNE (4-羟基壬烯醛)会向细胞发送信号,告诉它们应该储存脂肪,而不是燃烧,这会触发脂肪积累

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吃富含大豆油饮食的小鼠,比吃椰子油的小鼠,体重增加了近25%,比吃富含果糖饮食的小鼠,体重增加了9%。

摄入果糖多的小鼠,体重比富含椰子油饮食的小鼠,增加了12%。

关键的瘦龙说

很多人觉得种子油、植物油是天然的,所以会更加健康,但实际上,不管是从脂肪酸类型、加工方式、稳定性、高温下产生毒素等来说,它们都跟植物没有太大联系了

它们跟各种疾病,比如癌症、糖尿病、心脏病、认知障碍、老化、肥胖等病症直接产生了关联,文中详细跟大家聊了聊。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大多数人对此了解的很少,除了厨房里的植物油之外,商场里的非常多的食物中都添加了此类油脂。

随意拍几种食物的配料,无处不在的种子类植物油

那么,是不是没有对健康有益的油脂了?

稳定性高、加工度(冷榨、压榨)的健康油脂也有很多,比如你可能多年不吃的猪油,再比如动物黄油、有机酥油、椰子油、橄榄油等等。